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床头屋漏雨 疑义相与析

——“屋漏”辨析

王传学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我们都熟悉的名篇。诗中写自己新建的茅屋,在八月秋高的狂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卷走,屋破又遭夜雨淋的苦况,由己推人,发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呼吁,历来为人传颂。对诗中“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中“屋漏”的解释,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应当解释成“室内的西北角”,其主要根据是《尔雅》中对“屋漏”的解释。为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内容,似有加以辨析的必要。

我们先来看看全诗的内容及其分析。其全诗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史之乱后,杜甫做了左拾遗。后来因为上疏营救宰相房琯,得罪了皇帝,被诬为房党,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贬作华州司功参军。这年冬天,因事回洛阳。第二年春天从洛阳返华州途中,亲眼见到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极大的苦难,感触很深,就写出了辉煌的诗篇《三吏》《三别》。这年华州一带闹饥荒,加上他对朝政有所不满,就抛弃了官职,携带着家小到秦州、同谷等地去逃荒。但是,在这些地方仍旧无法生活下去,便长途跋涉入蜀,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先住在浣花溪边的寺院中。第二年,得到在当地做官的亲友们的帮助,便在浣花溪的西边勉强盖了几间草堂安顿下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约作于同年八月,写草堂被秋风吹破、给秋雨淋湿,他通宵不眠的苦况和感慨。全诗可分四层:

诗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描写了茅屋被大风吹破的情形。

秋天的天空愈是辽阔,就愈能显出狂风来势之大。这么猛烈的风,当然就不仅会卷起屋顶上的几重茅草,而且似乎还能撼动天地。这样,诗人就以刚劲有力的笔锋,简括而生动 地写出了秋风的狂暴,并借以反衬出人们处在自然威力之下的巨大惊悸,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要求有安定的生活保障的强烈愿望。然后,他极力铺叙狂风吹着茅草“渡江洒江郊”、“挂罥长林梢”、“飘转沉塘坳”的情景,显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正在遭到破坏却无力挽救的焦急和痛惜。

第二层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抢走茅草的事和诗人的感叹。

屋顶的茅草给风卷走了,本来还可以再捡回来一些的,想不到又给顽童们拿走了。他们不仅拿走茅草还不把诗人的呼喊当一回事,公然抱着茅草躲入林中,害得诗人叫干了嘴唇皮也不理睬,这就更加可恼。这里诗人把自己和顽童对照起来写,使老人和顽童的神情都显得很生动。严辞斥责顽童,可见老人当时心情的暴躁,同时又令人感到老人和小孩都很可怜,为生活所迫才如此作为。

第三层写狂风停息不久,大雨就下了起来。屋漏、床湿,诗人通宵不眠。

写秋天黄昏时候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诗人把棉被形象的比喻成铁,在直觉上给人冰冷、僵破的印象,说明了棉被的陈旧,反映了诗人生活状况的窘迫。被窝冷,儿子不好睡,已经很难安宁了,何况茅屋又给秋风吹破,大雨下个不停,屋漏、床湿,屋子里没有一块干的地方,这叫人怎样睡呢!况且诗人久经战乱,忧国忧民,长期以来就失眠,今夜遭到雨淋,更加不能合眼。多年积压在心头的家国深忧和目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折磨他,使得他急迫地渴望天明。

末层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产生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

诗人由目前的痛苦,联想到过去一连串的悲惨遭遇;又由个人的悲惨遭遇,联想到天下穷苦人们的苦难生活,从而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是诗人长夜不眠经过苦苦思索,从切身痛苦中体验出来的极其伟大、极其宝贵的思想感情。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这首诗才不仅是个人悲苦命运的哀叹,而且还洋溢着救世济人的激情,具有深广的时代社会意义。

应该说,对这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对其基本内容和思想意义的评价上是没有多大分歧的,而在对一些词语的理解上出现分歧,见仁见智,也是可以理解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两首》其一),通过辨析、争论,找出最合理的解释,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诗中“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中“屋漏”的解释,近年来有些人认为应当解释成“室内的西北角”。其主要根据是《尔雅》中对“屋漏”的解释。

不错,“屋漏”在先秦典籍中一般用作名词,《尔雅·释宫》对室内四角的解释是“西北隅谓之屋漏”,《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说明“屋漏”一般是指“室内的西北角”。

但是随着语言运用的发展变化,“屋漏”大约从汉代就开始用来指“屋破漏雨”,成为主谓结构的短语了。西汉刘向《说苑》有句云:“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句中的“水浅”、“树高”、 “德厚”都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屋漏”与它们对举,当然也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即“屋破漏雨”,全句的意思是“房屋破了漏雨百姓就要离开它”,如果解释成“室内的西北角”,那是说不通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屋漏”用作“屋破漏雨”已是很普遍了。例如:《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南史·丘巨源传》:“(源)少好学居贫,屋漏恐湿坟典,乃舒被覆书,书获全而被大湿,时人以比高风。”南朝文学家颜子推《颜氏家训》中有句云:“灵床上屏风,平生旧物,屋漏沾湿,出曝晒之。”这些句子中的“屋漏”都应理解成“屋破漏雨”。可见,“屋漏”解释成“屋破漏雨”是有根据的。

宋代诗人曾几的诗《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中有“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的诗句,上句正是化用了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写自己久旱逢雨的高兴心情,即使屋漏床湿也心甘情愿。可见,古代诗人对此句中“屋漏”的理解,也是作为“屋子漏雨”解释的。

从全诗的语言风格看,这首诗写得平实晓畅,几近口语,有些句子甚至就是口语,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等。如果把“屋漏”当作用典,那就破坏了全诗的语言风格,显得很不协调。

再从全诗的内容及前后诗句的联系看,“屋漏”表示“屋破漏雨”更显得自然贴切,符合逻辑。屋上茅草被秋风卷走,诗人四处搜寻,加上年老体衰,当然无暇虑及屋上是否会漏雨。而夜晚大雨聚降,梦中被漏雨淋醒,首先感觉到的自然是“床头”屋漏,怎会平白无故的顾及所谓的“西北角”?如果把“屋漏”释作“室内的西北角”,显然于情理不合。

最后从诗句间的逻辑关系看,“风卷屋茅”与“床头屋漏”是有直接联系的,是因“风卷”而导致“屋漏”。而诗人由自家的“屋漏”想到天下的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热切期望,这才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如果把“屋漏”这一引起诗人联想的关键词语随意曲解,那对准确理解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无益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更多内容关注百科知识问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