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汇总(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与]

(一)介词,用于介绍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

1.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介绍动作行为发生之后的受益对象)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结构:“与...孰.. ..”或“孰与”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③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二)连词“和”,“跟”,“同”。(表并列关系)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③客亦知水与月乎。《赤壁赋》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相与,互相)为一。(《过秦论》)

③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与,参加。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②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晏子治东阿》)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疑问或反问。

①虎(老虎)兕(犀牛)出于柙(笼子),龟玉毁于椟匣子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可怪也与?(《师说》)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译时可在谓语前加“是”,也可不加,既可表肯定语气,又可表否定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译为“啊”或不译)

①即不忍其觳觫发抖: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恒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①表判断语气: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人不欺余也。(《石钟山记)》(译文: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4.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宾前表请求,商量,劝阻,译为:“吧”,“呀”或不译。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译为“呀”,“呢”,常与“何”对应使用。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官赋》)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或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史记。项羽本记》)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石钟山记》)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 .就”,“那么”,“就”,“便”。

①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假设,如果)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 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加强对比的作用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但是”,“反而却”。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欲苟(苟且)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对已发生的事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公使阳处夫(人名)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殺之战》)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用于动词、形容词、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之后。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②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③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的东西)。(《病梅馆记》)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 个方面”,“ 样东西”,“....件事情”。(名词性结构,译为“种、 个、样”)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貌:神情)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定语后置的标志:之、者、之……者……

①求可使报秦人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烧溺死马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时间。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劝学》)

③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与疑问代词“何、谁”构成呼应,用于句末,表疑问语 气,译为“呢”。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你。(代人/事/物/ 时间/地点,单复均可代。)

①申之以孝悌(ti)之(之:助词)义。(《寡人之于国也》)

②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shu0)存(慰问,问候)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⑤子犯请击之。(之:代秦军)(《烛之武退秦师》)

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如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近指,指示代词,这,此。这样的。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③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⑤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在句中作主、宾语,也可作分句,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不知东方之既日。(《赤壁赋》)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用于被提前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臂如以肉投馁虎(饥饿的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物之汶汶(汶:men,肮脏的样子)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副词后面,或用在三个字之间凑成四个字凑足 音节,没有实际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三)动词,到...去。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向南飞)为?(《逍遥游》)

6.作补语的标志,用作中心语与补语之间,译为“得”,“这么”,“这样”等。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汇总(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