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之识是什么意思(半面之识典故出自哪里)

应奉,字世叔,后汉时期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人,少年时非常聪明,记忆力十分强,在应奉二十岁的时候,有一次到彭城相袁贺家去作客,恰逢袁贺开门外出,就在这时他看到袁家门内有个造车的工匠露出了半张脸,几十年后,应奉在路上遇到了这个车匠,还向他打招呼,可见,应奉的记忆力是多么好。

后来用此典故来形容人的过目不忘、记忆力极强;也用来表达只是偶然见过一面,相识不深。

半面之识是什么意思(半面之识典故出自哪里)

典故的出处:

《后汉书·应奉传》注引吴.谢承 《后汉书》曰:“ (应) 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

典故使用示例:

半面,半面曾记,半面之旧,半面人,半面相看

唐 元稹《别李三》:“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朝无緦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宋 姜夔《解连环》:“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宋 苏轼:“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

宋 陈师道:“平生天上张公子,尚记门间半面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