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山海经里的动物和人性化的区别)

这是文学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文学即人学。尽管这一观点并不能被完全验证, 相对而言, 它仍然有一些理由, 因为整个社会生活文学观的核心是把人类作为观察对象, 对文学所渴望创造出的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人类的和谐做全面的了解。在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类, 即命运、特征、情感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的灵魂。《山海经》是远古时代的杰作, 其文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作品, 其直接描述的主体主要是不同种类的“神奇的动物”或“组合的人和动物”, 纯粹的人类对象是很少见的。那么书中是如何表达人文主义的?在我看来, 以人为本的人文特征最典型的模式就是动物形象的象征。

一、“牛”的形象分析

对中国人来说, “牛”形象的文化, 不仅是各种各样的外部生活中的习惯表达, 又具有内在的精神控制和行为特点。在本书中出现大量的牛形神奇的生物, 如双头和足部的仙神, 有四只角的牛, 有人的眼睛和耳朵, 有的长着一匹马的尾巴, 都非常强壮。在中国文化中, 公牛有着自己双重的文化标志, 即勤奋耕作和英勇的精神。在我看来, 《山海经》中“牛”的形象应该是勇敢的斗争精神, 拥有强壮的身体决定了牛有强大的与生俱来的实力, 为牛提供了斗争的强大力量。无论是什么外形的牛, 或鬼或神, 它们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的, 都热情十足。书中有这样的描述:黄帝杀蚩尤在立秋后, 蚩尤不屈的精神使之成一个枫树林。虽然《山海经》存在的版本没有描述具体的物理特征, 后世传说显然有蚩尤的形状应该是像公牛。例如, 在神秘的书, 蚩尤民族的图腾已经头上有角了。在山西民, 他们的习俗从未使用公牛头为图腾。这种古老的牛形符号文化无疑反映了人类的奋斗精神。

二、“羊”的形象分析

在中国原始文化中, 羊被视为弱势群体, 因此古书都少涉及到他们。不过, 在《山海经》中也有诸多羊和人相结合的图像。根据书中的地理情况的记录, 羊和人的这些结合生物几乎在羌族地区出现。因此, 这些图像被认为是羌族人民的内部特征的体现。个性强的人的特点通常是矛盾的。一方面, 他们是疯狂的战斗, 有时甚至到一个地步, 他们认为战斗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他们的羊犄角的图腾其实是他们好战的外化标志。有些人认为, 好战的羌族人的特点是受草原少数民族的影响。《山海经》中的羊角的图腾反映了羌族人的努力与勤奋。这些功能是应需而生, 而不是某种同化。另一件事, 羌族人被降服后会立即俯首称臣。按照历史书籍, 羌族人战败后, 就会立即服从汉朝和匈奴。这种行为就足以说明他们服从性强的特点。《山海经》中“羊形”的出现正好象征了这种性格。所以, 《山海经》中“羊”的形象可以被视为祖先好战和服从的矛盾心理。

三、“蛇”的形象分析

蛇被认为是我们祖先最早相处的动物种类了。在一些研究的基础上, 在远古时代, 中国北方气候温暖湿润, 这种气候提供了蛇优越的生活条件。《山海经》中, 蛇出现得最频繁。中山市山之神、周而复山的神和其他许多山神都是人的面孔和蛇的身体。即使是西王母, 这么复杂的神, 也有一条蛇的尾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在人类和蛇的组合中, 蛇总是尾巴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是一种文化伴随着意识本能的文化, “蛇形”的文化指我们古代祖先生活的最原始的感觉。

首先, 蛇是卵生动物, 它们的尾巴有相当强大的生殖能力。生殖崇拜是原始人类的自然表现之一。生殖器有两个伟大的神秘功能:一方面, 它们可以产生生命, 体现他们的善良。在另一方面, 他们可以带来个人生活的幸福感, 让男人和女人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来结合。因此, 性别和繁殖成为人类历史早期时代最真诚、最现实的崇拜对象, 也成为了最原始的生命冲动的人性。那么为什么当时我们的祖先对于性和繁殖有那么深的崇拜呢?在很大程度上, 这是因为当时生活条件恶劣, 死亡率极高。我们的祖先意识到, 只有通过不断的繁殖, 增加数量, 才能免遭外部的威胁, 一代代的繁衍生息。

四、结论

《山海经》发现了许多动物形象, 其中蕴涵着我们对人性的探索。上述的一些动物形象只是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几个例子。不过, 我们很容易发现, 不同性格的人在《山海经》中有不同的动物形象。这种现象无碍外部社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 这是内心最自然的心理和性格的体现, 通过动物形象和人类之间的交流完全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 把一个人一生积累的精华, 最直观、最准确地表达出来。尽管许多东西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人类之本有时又没有那么多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只需要通过自己最真实的本性来解释和理解。所以, 《山海经》的动物形象在表达人性上无疑是最闪亮的。

参考文献

[1] 陈成.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2]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上)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64.

[3] 扬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36.

[4] 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 1984:83.

[5] 袁珂.山海经全译·前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