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译文)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古至今,多少读书人把它奉为金科玉律。而现在,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如何如何往上爬。”这里的“爬”字生动形象,一个字就刻画出众生想获取高位的焦虑心态以及丑陋嘴脸。须知,要想爬,首先得跪下来!可是,一旦跪下来,就再没资格谈“自尊”二字了。在古代,很多士人把自尊都看得很重,读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译文)

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是文人把自己的诗文作品投赠给有关官员,希望能获得官员的赏识而获得推荐。说白了,写这类诗是为了求别人帮忙,而且是求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帮忙。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自尊是件难事。可是,杜荀鹤偏偏在这首诗中端起了文人的架子,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耿介士人的自尊心。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译文)

首联是说,自己虽然出身低微,但自己却依然坚守道。诗人坚守的是什么道呢?从后面的“孔门”中,我们可知诗人坚守的是儒家之道。因为坚守儒家之道,诗人没有去拜谒那些住在朱门高楼中的达官贵人,而是来拜谒裴侍郎。诗人这样写有一石二鸟之效,一是自己以士人自重,二是以孔门来恭维裴侍郎,无形中拉近了二人的距离。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译文)

颔联是说只希望主考官能够公平阅卷,并不希望朝廷官员推荐自己。想更好地理解这联诗,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下唐代科举考试时的“行卷”。参加考试的举子在考试之前将自己的作品编排好,呈送给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物,求得他们的赏识之后,由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这首干谒诗中,我们可以推测,诗人极有可能参与了行卷。不过诗人对自己极有信心,只要阅卷公正,自己便有机会考中。虽然投了干谒诗,但却说不希求得到推荐,此举应是以退为进,把自己希望得到推荐的想法表达得曲折委婉。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译文)

颈联是一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志。如果名落孙山了,诗人就归隐渔乡,在雨夜中垂钓,倾听风吹木落声中的雁鸣。“思”字写出虽然归隐之后处境凄清孤独,但这种生活却是自己所向往的,这和孔子所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有异曲同工之意。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如果此路不通,即使归隐渔乡,此生也无憾,这说明诗人所坚守的价值标准是不容改变的。此外,颈联使用倒装,造成语义的陌生化,正常语序是“思渔乡雨结垂纶,风吹木传夜雁魂”。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译文)

尾联直抒胸臆,是说男子汉大丈夫即便是接受恩惠也要坚守立场,自己一生都不会随随便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虽然这是一首干谒诗,诗人有求于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双膝着地作摇尾乞怜状。诗人的孤高耿介、高贵的自尊都令后人佩服,这首诗中所透漏出的人格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