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十三朝古都(洛阳十三朝古都介绍)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就说过:“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但由于年代久远,后人一直不了解真实的情况。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说:“禹受封夏伯,在《禹贡》豫州外方南角亢氐之分……今河南阳翟是也。受禅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太平寰宇记》卷155引)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市,安邑在今夏县,晋阳即今太原市,俱在今山西省境内。至于阳翟,即今河南禹州市,都说不上是在河洛之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这段话时引《世本》称“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与上面的话大致相近。此所谓阳城,应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亦不在河洛之间。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符合司马迁的原意。《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此话本于《周书·度邑解》:“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先秦典籍《竹书纪年》中记载:“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水经·巨洋水注》引《汲郡古文》)《竹书纪年》一书成于战国时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失传,连司马迁也没有见到过。直到晋代,由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民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在墓中发现此书,从此此书才为世人所知。那么,《竹书纪年》中所载的夏都斟又在何处呢?《周书》和《史记》的记载都说“有夏之居”是“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或居易毋固)”,可见斟应在洛水之阳,而且可能有迁徙。1959年在今偃师县西南9公里的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四周布满冶铸青铜器、制石、制骨、制陶、酿酒等手工作坊。考古工作者认定这里即是夏都斟故址,从后代人的某些推拟来考察,似乎仍不无疑窦,按《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及乾隆《巩县志》均认为在巩县(今巩义市)西南,我看二里头宫殿遗址即使不是夏都斟遗址,也应是夏桀后期的都城所在。

继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出土之后,20世纪80年代又在今偃师县城西发现了商都西亳遗址。亳,最早见于《尚书·立政篇》:“三亳、阪、尹。”孔颖达《正义》引皇甫谧的话说:“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说:“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就今地而论,南亳在河南商丘县西南,北亳在山东曹县南,西亳就在今河南偃师。这是商汤灭夏后所营的都城,也可以说是商代最早的都城。遗址内街衢、道路、宫殿都有合理的布局,尤其是它外围那厚厚的城墙,是迄今所见古代都城中最早的一个。

周兴起于今陕西境内。文王时由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境)迁都于丰(今长安县西北,沣水西岸)。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又迁都于镐(今长安县西北,沣水东岸斗门镇附近)。因此,周代的都城称为丰镐。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在武王灭商之后,曾在伊洛一带的“有夏之居”,“营周居于雒邑而去”。武王所营洛邑,很可能就在今天的洛阳汉魏故城所在地。此城在《尚书》中称为“洛”。该书《召诰》篇中说“周公朝至于洛”,《洛诰》篇中也说周公“朝至于洛师”。洛即今汉魏故城。《尚书·多士》篇说:“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吿商王士。”表明当时是把准备营建成周城之地(今洛阳旧城附近)称为“新邑洛”,这是与原来的洛邑相对而取称。在成周建成后,原来的洛邑被称为下都,也成为成周的一部分。因为成周是周王所居,被称为王城。东周初,周平王由镐京迁都成周,后来敬王因避王子朝之乱,又徙居下都之北的狄泉。其后在众诸侯的帮助下,又对下都进行了扩建(所谓“城成周”),从此下都便沿袭了成周之名。而这时的王城并没有完全废毁,到赧王又迁回王城。总之,自周平王以后,直到赧王,历时515年,皆都洛阳。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来到洛阳后,本想定都于此,后来听了娄敬(后赐姓刘,称为刘敬)的建议,认为自己取天下与周朝不同,都洛阳不如都长安(今西安),遂移都长安,而以洛阳为陪都。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冬十月,“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班固的《东都赋》就是写的洛阳。当时的都城遗址即今汉魏故城。东汉一代从光武刘秀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胁迫献帝刘协迁都长安,计12帝,历时165年,皆都洛阳。

魏文帝曹丕以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篡汉,即皇帝位于许昌,改元为黄初。是年十二月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遂又定都于此(时在公元221年)。至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曹奂被废,传5主(明帝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计都洛44年。

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冬十二月,晋王司马炎篡魏,即位洛阳,改元泰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其后惠帝衷、怀帝炽均都洛阳。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刘曜攻陷洛阳,怀帝出走,为曜所擒。此后,愍帝移都长安。西晋一代都洛阳46年。

北魏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在统一北方后,政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九月,便宣布迁都洛阳。迁都之初,宫殿尚未修好,孝文帝就住在汉魏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宫殿修好后,“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至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十一月高欢迁孝静帝都于邺上,传6主(宣武帝恪、孝明帝翊、孝庄帝子攸、节闵帝恭、孝武帝修、孝静帝善见),历时41年。

隋文帝时都长安,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太子杨广弑文帝自立,是为炀帝。炀帝即位后,改洛阳为东京。他在诏书中说:洛阳自古以来是帝王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决意迁都洛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炀帝便命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当时因为汉魏洛阳故城荒颓不堪,所以在故城西18里处营建新都。次年正月,东京成。四月,炀帝入于东京。至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被杀,隋都洛阳凡12年。

唐初废东都之名,到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称为洛阳宫。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二月,车驾至洛阳宫,十二月诏改洛阳宫为东都。高宗曾往来东都、长安之间。《新唐书·韦弘机传》载,高宗曾称两都为“东西宅”,居洛时间要比居长安时间多得多,说明这时实际上已以洛阳为都。后武则天临朝听政,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即以神都为周都,并“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武则天以洛阳为都凡21年,直至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中宗复位,才又改神都为东都,次年还都西京。玄宗即位后,又是常常往来于长安、洛阳两都间。《新唐书·李林甫传》载,李林甫曾对玄宗言:“二都本帝王东西宫。”高宗、玄宗时居洛时间累计有20余年。唐朝末年,汴州节度使朱全忠于天祐元年(公元904年)胁迫昭宗李晔迁都洛阳,同年八月被弑。太子李祝继位为昭宣帝,在位3年余,至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唐亡。洛阳又做了3年多的都城。

五代梁太祖朱温(朱全忠)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受禅,即皇帝位于汴州(今河南开封),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为东都;改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春正月,朱温迁都洛阳。传2主(友珪、友贞),历时15年。后唐李存勖于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称帝,同年(亦即同光元年)十二月迁都洛阳,以洛阳为洛京,后又改称东都。传3主(明宗李亶、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至清泰三年(即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石敬瑭所灭,历时13年。后晋石敬瑭于天福元年闰十一月灭后唐,亦都洛阳。但因洛阳经济衰落,交通又感不便,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三月晋高祖石敬瑭托以“洛阳漕运有阙”,东巡汴州,即以汴州为首都。三年(公元938年)十月,升汴州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而实际都洛时间不过数月而已。总计五代前期后梁、后唐、后晋三朝,都洛时间29年。自周以来,洛阳为都城的时间共890多年。若再加上夏和商初的一段时间,洛阳作为都城的时间近1000年。此后五代后期、北宋一代、金迁都开封后,皆以此为陪都。

以往人们常称洛阳为九朝名都,那是因为一则是把唐朝与武周建都洛阳没有分别计算,二则以为五代后晋都洛时间太短没有计算在内;至于夏、商二代都城故址在何处,以前没有弄清楚,当然更不可能计算在内。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相继出土,我们没有理由不正视这些历史事实。至于唐与武周,当然应当分开计算;五代后晋都洛时间虽短,但也不应抹煞。可见以洛阳作为都城的朝代包括夏、商、周、汉、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13朝,洛阳应是十三朝古都。长时间以来,人们将洛阳与西安、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合称六大古都,近年来谭其骧师根据历史的实际情况,认为殷墟、邺都与安阳,犹之丰镐、长安与西安,都应看作同一都市的迁徙,也应列为中国著名古都,倡导七大古都之说,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响应。不论六大古都还是七大古都,洛阳作为都城的时间最早也最久,理应居这些古都之首。

洛阳 十三朝古都(洛阳十三朝古都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