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感悟)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愠,是抱怨发火的意思。

“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愤怒,这不是很有君子的风度吗?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我不就是个君子吗?”

是啊,当别人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时,你不生气,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所应有的开阔心胸吗?用开阔的心胸去包容他人的不理解也是我们应该学会的。

自古最先掌握真理的人一定是少数,对于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孔子而言,不被他人理解和认同的情形是难免的,甚至是常态。

这里讲一个关于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子路一个非常有名的小故事:

一天,子路上街去买头盔,看见一位卖布的小贩与一位买布的农夫争吵。

卖布的说:“三七二十四。”买布的说:“三七二十一。”

爱管闲事的子路凑上去说:“三七是二十一,七尺布应收二十一个钱。”

卖布的看了一眼子路:“你一个练武的人懂什么算帐。”

急性子的卖布人与急躁的子路就争了起来,两人谁也不让谁,相持不下。

子路就说:“如果三七是二十四,我把头盔送给你。”卖布的小贩扭着脖子说:“三七要是二十一,我把这颗头割给你当子坐。”他们一致决定去问孔子。

孔子听完了卖布人激动的陈述后,就微笑着对子路说:“子路,把头盔给人家吧。”

子路很不高兴地把头盔给了小贩,卖布的小贩提着头盔高高兴兴地走了。子路问孔子:“三七明明是二十一,您为什么让我把头盔给人家呢?”

孔子笑了笑说:“头盔输了还可以再买一个,头要是割下来就长不出来了。”子路很不高兴地走出了老师的房间。

子路刚入孔门不久,遇到如此不满的事情,耿直急躁的子路一连几天想不通,打算离开孔门。他去找孔子,说自己想回家看一看,孔子看出了子路的心思,就说:“你要回去可以,不过我送你两句话你要记住:枯树莫存身,杀人莫动刃。"

子路拜别了孔子,背着他的长剑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到旷野里,一阵风后,天空布满了阴云,一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子路慌忙向前奔跑,看见前面有一颗枯死的大树,树身上裂开了一个大洞,足以藏身躲雨。

子路忙向树洞跑去,忽然,他想起老师告诫他的那话:“枯树莫存身。”于是,他停下脚步迟疑了起来。这时,一个炸雷,那棵大树应声裂开,子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村里,已是半夜时分,子路摸到门口,心想:好长时间没有回来,不知道老婆是否严守妇道。于是,子路越墙进院,翻窗入室,摸到床边,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床上两个人头。

子路一下怒从心起,拔剑在手,正要砍下之时,忽然,又想起老师的告诫:“杀人莫动刃。”于是,把剑插入背后,凑近床边仔细一看,子路惊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原来是他的妹妹和嫂子睡在一起。

子路连忙从窗户爬了出去,连夜又跑回到孔子那里。从此,子路再也没有想过要离开师门。

孔子明知道子路是因为不理解自己的苦心而要离开他,却并不生气。而且替子路着想,告诫气头上的子路,枯树莫存身,杀人莫动刃。

孔子是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相比之下,遇事冲动,容易莽撞的子路就没有这种觉悟。

不过话说回来,难道孔子面对别人的误解,就真的没有一点点情绪上的波动吗?未必!如果没有,孔子就不会说。

当一个人说“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在计较了,只不过为君子者,往往能够当即释怀,不再纠结而已。

作为一个时代的智者,有时候不仅不被他人理解认同,甚至还会招来冷嘲热讽,孔子会不在意吗?

不过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愤怒有用吗?抱怨有用吗?迁怒他人有用吗?没有用啊!既然没有用,为什么不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风范君子呢?

所以“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既是孔子对后人的教导,更是孔子的自我慰藉和自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感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