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一文带你了解)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被裘千仞重伤后,和郭靖误入黑沼,遇到了瑛姑,两人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数学比赛,结果当然以黄蓉的碾压式胜利告终,那么瑛姑的数学水平是不是很低呢?

我们先来看看瑛姑做的数学题再下结论吧。

瑛姑算的第一道题是计算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的平方根。这是《九章算术》第四章《少广》研究的内容,“少广以御积幂方圆。”说白了就是已知长方形面积和立方体体积求其变长,再说清楚点就是求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算法。

黄药师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一文带你了解)

这在当时算不上数学的尖端,毕竟《九章算术》在汉朝就已经成书了,而且还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求解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程序,不过要想解出来还是要靠一定技巧的,就跟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是考试的时候也有可能会算错,这只能说黄蓉确实是一个学霸,她可以一眼看出答案来。

第二道题是求三千四百零一万二千二百二十四的立方根,这出自于北魏的《张邱建算经》,还是黄蓉轻松胜出。

黄药师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一文带你了解)

这下瑛姑恼了,干脆搬出了九宫图,这就有点可笑了,九宫图就是河图洛书呀,那可是中华术数的基础,奇门遁甲都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只要读过《易经》的都懂呀,就算没有读过易经,也总听说过大禹治水吧,传说中河图洛书就是大禹治水时出现的。

来引一段原文吧。

“右洛书,刘牧传之。一与六合而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十即五也”。

这基本上就是常识了,可瑛姑居然不知道,看来她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呀,黄蓉那么聪明当然立刻就看出来了瑛姑的缺陷,随后给她出了三道题,这就是故意难为瑛姑的。

第一道是包括日、月、水、火、木、金、土、罗、计都的“七曜九执天竺笔算”;第二道是“立方招兵支银给米题”。

这就是黄蓉在欺负人了,第一道题其实就是计算天文历法的,在各朝各代都是禁书,只有皇家官方机构的钦天监才可以学习,当然了黄药师武功高强偷两本这种书应该问题不大,可瑛姑肯定是没有这个本事的,就算大理段家有,她出宫时也不知道这个有用,也不会带两本出来。

第二道题其实是四次方程的解法,这个太难了,不要说当时,就是世界数学史上也要到1545年才有一般解法,最欺负人的是这道题是在元代才有的,那个时候人们根本就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黄蓉是在拿未来的数学题来考瑛姑呀,就算黄药师也不会呀。

出了这两道题之后,黄蓉也有点不好意思,给了一道简单一点的,这就是鬼谷算题,这道题出自于四、五世纪的《孙子算经》,著名的“鸡兔同笼”就出自于这本书。距离射雕年代大约有一千年,按理说瑛姑应该很容易做出来的,可是她还是不会,看来瑛姑的数学水平堪忧呀。

黄药师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一文带你了解)

那咱们就看看这第三道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看到没有,人家可是连答案都写出来了,可是瑛姑居然没有看过这本书,这也难怪,她连河图洛书都不知道,何况这种专业的数学著作呢,不过瑛姑还是算出来了,她用的就是最笨的筛选法,我们先来看看瑛姑的笨法吧。

瑛姑的笨法就是先列出被3整除余数是2的数,就是这些:2、5、8、11、13、14、17、18、20、23、26、29、33……

再写出被5整除余数是3的数:3、8、13、18、23、28、33……

最后写出被7整除余数是2的数:2、9、16、23、30、37……

瑛姑看到了一个相同的数就是23,这就是说23满足三个条件,那么23就是答案。

瑛姑也知道要是这么一直写下去的话,满足要求的答案有无数个,不过这么写下去的话有点太难了,她需要的是一种通用解法。

看在老顽童的面子上,我们来帮助一下她吧

先用代数语言翻译一下这道题。

设这个数为s,依据题意得:

S=3x+2=5y+3=7z+2

只要求出x、y和z来就可以了。

再解题之前,先来看一个简单的类似问题,就是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说的是韩信不知道有多少兵,他让士兵们俩人一排走过去,结果最后剩下一个人,三人一排走过去结果剩下两人,四个人一排最后剩下三个人,五个人一排剩下四个人,以此类推,九个人一排走过去就剩下了八个人。

用代数语言表示一下就是:

S=2a+1=3b+2=4c+3=5d+4=6e+5=7f+6=8g+7=9h+8

这和孙子算经是很相似的,有一点不同的是最后的余数都相差1,这就好办了,只要再借给韩信一个兵就可以了,就全部可以整除了。

于是式子就变成了

S+1=2(x1+1)=3(x2+1)=4(x3+1)=5(x4+1)=6(x5+1)=7(x6+1)=8(x7+1)=9(x8+1)

好了,现在就变成了S+1是一个能被2、3、4、5、6、7、8和9整除的数,这就是2、3、4、5、6、7、8和9的最小公倍数呀,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我们都会呀,,结果就是5×6×7×8×9=2520,由于我们借给了韩信一个兵,再把这个兵去除就可以了,所以答案就是2520-1=2519,同样这还是有无数个答案,用公式表示就是2520n-1,n就是正整数。

我们现在知道了解这种题的根本就是把余数消除,然后求最小公倍数,那就用这个方法来算一算这道题。

这道题和韩信点兵不同都是韩信点兵的余数很容易凑成整倍数,只要借给韩信一个兵就可以了,而孙子算经中就不能这样,要是借给1个,第一项三三数之满足了,第二项五五数之还是不能满足整数倍,要是借给2个,五五数之满足了,另外两个就不能满足,同理借给5个,七七数之满足了,另外的又满足不了了。

那就多借给几个呗。

先列出式子来,

S=3x+2

S=5y+3

S=7z+2

到底借给几个好呢,咱们不是瑛姑都会的筛选法吗,瑛姑都会我们没有理由不会呀。

对于三三数之来说,就是第一个式子,满足成为整倍数的数量分别是1、4、7、10、13、16、19、22、25……70、73、76、79、82、85、88……

对于五五数之来说,就是第一个式子,满足成为整倍数的数量分别是2、7、12、15、18、23、28、31……72、77、82、87、92……

对于七七数之来说,就是第一个式子,满足成为整倍数的数量分别是5、12、19、26、33、40、47、54、61、68、75、82……

好了,终于看到了一个相同的数字82,那么就借给82个就可以了。

于是就变成了s+82=3x=5y=7z,只需要求3、5、7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了,这样s=3×5×7+82=105+82,当然了,答案也不止一个,公式就是s=105k+82,在韩信点兵中n是正整数,在这里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只要保证s是正整数就可以了,这样的话n就可以为0也可以为-1,n=-1时,s=23,这就是瑛姑筛选出来的答案。

这种算法比起瑛姑的笨来高明了不少,不过还是用到了一部分筛选,其实在《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法就非常高明,根本就没有用到筛选,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的智慧。

“术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

咱们用现代语言翻译一下。

63就是3和7的最小公倍数乘以五五数之剩下的3,用数字表示就是63=3×(3×7)。

30就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乘以七七数之剩下的2,用数字表示就是30=2×(3×5)。

140有点特殊,它是5和7的最小公倍数乘以2再乘以三三数之剩下的2,用数字表示就是140=2×(2×5×7),为什么它这么特殊,等一下再说,继续往下翻译。

然后把这三个数相加就是140+63+30=233,再减去210,210是什么?它就是3、5、7的最小公倍数105的2倍呀。

用式子表示一下吧,就是70×2+63+21-210=23.

不过这才是一个最小解,很容易看出来这有无穷多个解,这也不难,可以把式子写成这样:s=70×2+21×3+2×15+105n

其中70可以被5和7整除,同理21可以被3和7整除,15可以被3和5整除,后面的2、3、2就是题中的三三数之五五数之七七数之的余数,现在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是140了,其实140就是70×2,问题就成了为什么是70了,因为70符合被5和7整除且除以3余数2,而35是不符合题意的,所以舍去了。

这里n可以取负值,因为我们要保证s是正整数,这里n=-2,就是n只要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就可以了,很明显这就有了无穷多个解。

但是这个题目说的余数分别是2、3、2,要是换成别的余数呢,这个公式照样成立,咱们把余数换成abc吧,这样公式就变成了s=70a+21b+15c+105n。

这就成了黄蓉念的那首诗了。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意思就是把除以3所得的余数用70乘,把除以5所得的余数用21乘,七子团圆正半月,把除以7所得的余数用15,把这三个乘积加起来再去除105的倍数就知道答案了。

注意一点,这里的“除百零五便得知”的“除”不是除以的意思,而是去除就是减去的意思。

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这首诗才是真正的欺负人,这首诗是明代学者程大位写的,距离南宋还有上百年呢,拿未来的诗来考瑛姑,她是绝对不会的,当然了黄蓉也不会,不过黄蓉这宋代才女都能穿越到未来背元代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再穿越一次到明代也无所谓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瑛姑就是一个假装在努力的学生,别看她天天算来算去,结果连课本都舍不得去找一本,这种学习态度不行呀,而黄蓉呢,家里辅导书一堆不说,还有一个好老师,课后练习题基本上都会,不过蓉儿也不咋地,要是遇到课本上没有的题她就不会了。

不信咱们看段原文。

“洪七公道:‘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黄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变化不计,那么只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又因肉条形如笛子,因此这道菜有个名目,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

其实这就是一道组合的题,五种肉单吃是5种味道,两两混合是10种味道,三三混合也是10种味道,四四混合又是5种味道,五种肉一块吃还有1种味道,这样算下来一共是5+10+10+5+1=31种味道,这怎么会是25种,就算黄蓉不懂排列组合,用一下瑛姑的笨法一个个列出来也能算对呀。

不过这对于黄帮主来说无所谓了,反正除了她那个牛逼爹也没有人能指出她错误来,可是黄岛主有必要指出宝贝女儿的错误来博老叫花子一笑吗?

黄药师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一文带你了解)

这么看来的话,黄药师肯定是懂得孙子算经的,那么再难一点呢?孙子算经说的是三三数之五五数之七七数之,要是再加上十一十一数之十三十三数之呢,黄岛主还会解吗?这还真不好说。

黄岛主不好说,不代表别人不好说,秦九韶就写出了这种问题的一般解法。

黄药师数学水平到底有多高(一文带你了解)

秦九韶也是宋朝人,他把这个问题推广到了一般情况,他称之为“大衍求一术”,并发表在他的《数书九章》中,翻译成现代语言呢,就是这样的。

设d1、d2、d3……、dn互为质数,设s分别被d1、d2、d3……、dn除所得的余数为r1、r2、r3……、rn,则s=k1r1+k2r2+k3r3+……+knrn+Kd。其中D是d1、d2、d3……、dn的最小公倍数,ki是d1、d2、d3、……、di-1、di+1、……、dn的公倍数,并且被di除所得的余数为1,k为任意整数。

这个一般解就是著名的中国剩余定理,直到19世纪才由数学王子高斯求出,这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可以号称世界第一的数学理论。

而且秦九韶还有可能见过黄药师,他出生于1208年,去世于1268年,和黄药师处于一个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张三丰出生于1247年,就在张三丰出生那一年他得出了中国剩余定理,而那时候黄岛主正好在云游天下,而传说秦九韶还曾经和一位精通数学的隐士学习过数学,这么算的话,说不定秦九韶见到的就是黄药师。

1970年,苏联青年数学家马季亚谢维奇解出了希尔伯特提出的23个问题中的第十个问题丢番图方程可解性的判别问题,他用到的就是秦九韶提出的中国剩余定理,要是秦九韶泉下有知,相信也一定会很欣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