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种植条件(高山茶叶种植技术)

高山栽培高山茶叶栽培管理要点

1、什么是高山茶

通常把海拔600m以上地区所产茶叶通称为高山茶(如上饶市广丰区的铜钱山山区)。高山茶以其品质优、无污染、低淇至无)农药残留等特点,正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茶叶饮品。

茶叶具喜荫好湿、喜漫射光特性。高海拔地区植被茂盛、山高云雾多,因此湿度人、漫射光多,有近似其起源区生态特点,利于茶树生长发育。高山茶区一般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最高,日夜温差人,利于茶树光合物质的积累转化,具备了制出好茶的鲜叶原料基础。

2、茶园高标准建立技术要点

2.1 选地

新建茶园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值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

2.2 统一规划

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而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M树配置(一般667m 2植8~10棵柿、梨为宜)。

2.3、表土回沟开垦

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25cm左右,施入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入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2.4施足基肥

要求667m 2施有机肥500kg以上,磷肥50kg左右。

3、茶树定植技术要点

3.1 苗木

3.1.1 品种。选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强的,有利市场竞争和栽培方向的,适宜当地环境气候的优良品种。如铁观音、茗科 1 号、金宣等品种。

3.1.2 苗木。选择苗木高度大于 20cm,茎粗大于 2mm的,具有一定的着叶数,根系旺盛,无病虫侵害的一年生健壮幼苗。它具备了 1~2 个一级分枝,对于茶树的速生快长、提早成园与投产奠定了基础。

3.2 定植

3.2.1 定植时期。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

移苗时尽量多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太高可于移栽前离地 15~20cm 处进行修剪作为第 1 次定剪,应浇足定根水;再覆盖 1 层松土。其后做好防冻抗旱保苗工作。

3.2.2 技术方法。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 10~12cm 深、穴径 10cm 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上方土层,再培上细土 1~2cm,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 1~2cm。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 30cm,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 3~5cm 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3.3 搞好茶园秋冬季管理

对幼龄茶园和抗寒性较差品种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既提高抗寒能力又增加有机肥来源;以 0.5~1°Be 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 300mg/L 乙烯利喷施 1 次以减少花量;密切注视冬季春初天气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茶园冻害发生。

3.4 搞好茶园施肥

3.4.1 幼龄茶园:一般在每年 10 月底 ~11 月上旬结合深耕施入 1.5~3 吨厩肥等作基肥;而追肥则根据苗龄不同各有差别,1 龄茶树全年 667m2施标准 N 肥 5kg左右或稀人粪尿 250~400kg 于春茶前或春茶后 1 次施入;2 龄茶树全年 667m2施标准 N 肥 10kg 左右或稀人粪尿 400~500kg,春茶前施 60%,春茶后施 40%;3~4龄茶树全年 667m2施标准 N 肥 15kg 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 50%、30%、20%;NPK 三要素比例 1~2 年生为 1︰1︰1。3~4 年生则为 2︰1︰1;施肥方法应以相对集中的浅沟或穴施为主。

3.4.2 生产性茶园:实践上 667m2产干茶 250kg 以内按0.5kg 纯 N 生 产 干 茶 3.5kg 计 算 ,667m2产 干 茶250~400kg 则以 1︰6 计,若 667m2产干茶 400kg 以上则要以 1︰5 计。N、P、K 三要素比例,绿茶区一般 2~4︰1︰1,乌龙茶区 2~3︰1︰1。推广“一基”、“三追”、“多喷”的施肥方法,即在每年 10 月中旬 ~11 月上旬进行茶园深耕结合施入全年施肥量 40%~50%的 N 肥和全部磷钾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人粪尿、堆沤肥、猪牛栏肥、土杂肥、塘泥等,配合施用磷钾肥、复合肥等,此为“一基”;“三追”是在春茶开采前 1 个月,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 15~20 天,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这 3 次施肥量占全年 N 肥用量的 50%~6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总量的 25%左右;“多喷”是指在茶树生产季节,尤其在夏秋茶季节用化肥及其它叶面营养液等作根外追肥,一般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喷施,一定要喷湿叶面叶背以便吸收,喷施时期以茶树 1 芽 1 叶初展期效果最好。

3.5 茶树修剪

3.5.1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幼树一般要进行 3~4 次定剪,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以春茶茶芽未萌发之前的早春3 月为最好。第 1 次定剪在茶苗高 30cm 以上时,离地15~20cm 处水平剪去,第 2 次在原剪口提高 15~20cm左右即离地 30~40cm 处剪去,第 3 次在离地 55~60cm左右剪去,第 4 次在离地 60~70cm 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第 2~4 次定剪都是对在上次定剪基础上所萌发的茎粗 0.4cm 以上、展叶数达 7~8 片叶以上、已达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的修剪,幼龄期间贯彻“以养为主,适当打顶”的采养方法,即在茶梢生长达到定剪高度以上进行打顶采,坚决防止早采、强采和乱采。

3.5.2 生产性茶园树冠更新:秋末茶季结束,在 10 月底~11 月上旬前及时进行轻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树冠以上 3~5cm 的茶枝,并同时剪去突出枝、病虫枝、衰老枝等枝条;修剪后的树冠培养 树冠培养是一项综合技术,修剪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了叶面积,同时形成许多伤口,损失树液,消耗许多营养物质,因此加强茶树营养管理尤为重要。具体措施:修剪后结合开沟施基肥恢复树冠,定期灌溉,促进茶树对养分的吸收。

3.6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调控茶园内的生态环境,抑制病虫的发生为害。每年的冬季喷施 0.5°Be 石硫合剂进行封园,降低翌年病虫发生密度。非采摘季节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可使用世高、甲基托布津、半量式波尔多液等农药进行防治。使用低毒、高效、低(无)残留农药如天王星、功夫、吡虫啉、苦参碱、鱼藤酮等。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3.6.1 茶蚜:危害茶叶的蚜虫主要以幼嫩的叶片为食,受害叶片出现卷曲,影响茶叶质量。以少量出现时防治为最佳时机,可以采用吡虫啉 1500 倍液或者啶虫脒2000 倍液予以防治。

3.6.2 螨类:螨类以红黄蜘蛛为主,防治措施是于 11 月下旬前抓紧喷施 0.5°Be 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在发生高峰前喷施 25%哒螨灵或 15%灭螨灵 2000~3000 倍液或25%扑虱灵 800~1000 倍液。

3.6.3 茶叶蚧:茶园蚧类主要有角腊蚧、龟甲蚧、茶牡蛎蚧、椰圆蚧、红腊蚧等,在江西省赣东北山区的茶园,特别是郁闭的茶叶老产区广泛分布,如铜钹山、嵩峰乡等山区茶园。被蚧类危害的茶树生长缓慢,叶面失去光泽,易老化,产量低,质量差。蚧类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茶树枝叶上,用针状口器吸取茶树汁液,导致茶树树势衰弱,危害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枝条干枯,甚至成株死亡,尤以老茶园发生严重。防治方法:用融蚧 2000倍液或者毒·氯 1500 倍液。

3.6.4 叶蝉:以茶小绿叶蝉为主,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 1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 2000 倍液。

3.6.5 茶炭疽病。主要危害成叶或老叶,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产生,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色泽黄褐色或淡褐色,最后变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上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次年当气温升至 20℃,相对湿度 80%以上时形成孢子,借雨水传播。湿度 25~27℃,高湿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病。全年以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发生最盛。扦插茶园、台刈茶园,叶片幼嫩,水分含量高,有利于发病。偏施 N 肥茶园发病也重。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增施 P、K 肥,提高茶树抗病力。②发病初期喷施 70%甲基托布津 1000~1500 倍液或百菌清 500~800 倍液。

3.6.6 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可发生。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叶缘,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其上有波状轮纹,形似云纹状。最后病斑由中央向外变灰白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该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湘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树势衰弱、管理不善,遭受冻害、虫害的茶园发病也重。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增施P,K肥,提高茶树抗病力。②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百菌清500~800倍液。

高山茶种植条件(高山茶叶种植技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