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墨之言的成语(成语绳墨之言是什么意思)

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

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绳墨之言的成语(成语绳墨之言是什么意思)

【成语】绳墨之言

 

【拼音】shéng mò zhī yán

 

【释义】可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比喻合乎法律、规矩的言论

 

【出处】《庄子·人间世》:“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

 

解释:一个人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可未必能和对方声气相通,一个人虽然不争名声,可未必能得到广泛的理解。而勉强把仁义和规范之类的言辞述说于暴君面前,这就好比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害人。

 

【近义词】珠规玉矩 循规蹈矩

 

【反义词】偭规越矩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指合乎法律、规矩的言论。

 

【造句】

大搞盲目崇拜,甚至将他们的话当作绳墨之言来要求,那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关于这些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是否是绳墨之言,还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甄别。

 

【成语故事】

 

颜回拜见老师仲尼,请求同意他出远门。孔子说:“到哪里去呢?”颜回回答:“打算去卫国。”孔子说:“去卫国干什么呢?”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他正年轻,办事专断;轻率地处理政事,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轻率地役使百姓使人民大量死亡,死人遍及全国不可称数,就像大泽中的草芥一样,百姓都失去了可以归往的地方。我曾听老师说:‘治理得好的国家可以离开它。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却要去到那里,就好像医生门前病人多一样’。我希望根据先生的这些教诲思考治理卫国的办法,卫国也许还可以逐步恢复元气吧!”

孔子说:“唉!你恐怕去到卫国就会遭到杀害啊!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了就会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古时候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在自己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哪里还有什么工夫到暴君那里去推行大道!

“你懂得道德毁败和智慧表露的原因吗?道德的毁败在于追求名声,智慧的表露在于争辩是非。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它推行于世。

“一个人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可未必能和对方声气相通,一个人虽然不争名声,可未必能得到广泛的理解。而勉强把仁义和规范之类的言辞述说于暴君面前,这就好比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害人。害人的人一定会被别人所害,你这样做恐怕会遭到别人的伤害的呀!况且,假如说卫君喜好贤能而讨厌恶人,那么,哪里还用得着等待你去才有所改变?你果真去到卫国也只能是不向卫君进言,否则卫君一定会紧紧抓住你偶然说漏嘴的机会快捷地向你展开争辩。你必将眼花缭乱,而面色将佯作平和,你说话自顾不暇,容颜将被迫俯就,内心也就姑且认同卫君的所作所为了。这样做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可以称之为错上加错。有了依顺他的开始,以后顺从他的旨意便会没完没了,假如你未能取信便深深进言,那么一定会死在这位暴君面前。

【成语接龙】

绳墨之言 ↣ 言听计行 ↣ 行若无事 ↣ 事出不意 ↣ 意义深长 ↣ 长娇美人 ↣ 人面狗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上起下 ↣ 下气怡色 ↣ 色胆如天 ↣ 天王老子 ↣ 子曰诗云 ↣ 云龙鱼水 ↣ 水满金山 ↣ 山河表里 ↣ 里通外国 ↣ 国无宁日 ↣ 日月交食 ↣ 食不充口 ↣ 口角春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里流气 ↣ 气吞湖海 ↣ 海底捞月 ↣ 月眉星眼 ↣ 眼去眉来 ↣ 来去分明 ↣ 明公正义 ↣ 义断恩绝 ↣ 绝薪止火 ↣ 火烛银花 ↣ 花言巧语 ↣ 语近指远 ↣ 远近驰名 ↣ 名重一时 ↣ 时隐时见 ↣ 见鞍思马 ↣ 马角乌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态人情 ↣ 情同手足 ↣ 足不出门 ↣ 门殚户尽 ↣ 尽忠竭力 ↣ 力微任重 ↣ 重气轻命 ↣ 命世之才 ↣ 才气超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世家 ↣ 家累千金 ↣ 金刚怒目 ↣ 目见耳闻 ↣ 闻声相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