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中考赏析题(中考诗词鉴赏题及答案及注释)

一、文学、文化常识:
1.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称少陵野老。

他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

2.(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为杜甫青年时所写,故洋溢着蓬勃朝气。

3.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课内我们还学过的描绘“岱宗”的作品是清朝姚鼐的《登泰山记》。泰山(东岳)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二、重要注释:
1.如何:怎么样。

2.未了:不尽。

3.造化:大自然。

4.钟:聚集。

5.阴阳: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6.决眦(zì):决:裂开。眦:眼眶。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7.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8.会当:应当、定要。

9.凌:登上。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 全诗以“望”字为线索,情景交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以设问形式写出。汪洋的山色洒满齐鲁两国之境而仍未能看到尽头,可见其绵延之广阔;这两句又是从远望的角度来写,从而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从近观的角度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然耸立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险峻。“阴阳割昏晓”一句是说同一时间,泰山的山南和山北可以呈现出早晨和夜晚这样截然不同的景象,由此可见泰山的高耸。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是写(仔)细(观)望泰山黄昏时的景象以及心潮起伏的感受。“归鸟”是还巢的鸟,可知是黄昏时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直抒胸臆,写想要登山泰山之巅,傲视天下的壮志。

2.主旨: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四、习题:

【第一组】

1. “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远远望见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作者

来烘托泰山 的特点。(2分)

2.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表达对泰山神奇秀丽景色的赞美。
B.表达对泰山高大巍峨的赞叹。

C.表达登上山顶,而傲视群峰的豪迈之情。

D.表达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第二组】

1.“造化”是指 (2分)

2.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第三组】

1. “岱宗夫如何”一句中的“岱宗”是指_____________。(2分)

2.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齐鲁青未了”中的“齐鲁”指的是山东地区,这首诗是杜甫在中年漫游生活中来到山东时所写,以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B.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景物主要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和投林还巢的鸟。透过描写的景物还能体会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全诗以“望”入题,却不着一个“望”字,情景交融,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

五、考题链接:

2011届金山二模卷

1.诗中“齐鲁”是指现在的 地区。(2分)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句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2013届松江一模卷

1.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现了泰山 的特点。(2分)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惊叹。

C.末句描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2013届二模D卷

1.诗中“造化”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齐鲁青未了”,写出齐鲁大地幅员广阔。

B.“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然耸立。

C.“荡胸生层云”,写出见山中的云气而心胸荡漾。

D.诗的尾联,写出了由望岳而生的攀登顶峰的豪情。

2014届一模B卷(与《观沧海》比较阅读)

1.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临”与“凌”的意思完全相同。

B.沧海、树木、星汉均属于“造化”。

C.两首诗的观景都是由近观到远望。

D.都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壮美景象。

2.两首诗都借雄伟景象表现了诗人的 。(2分)

2014届闸北一模卷

1.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险峻奇崛。

B.“决眦入归鸟”表明薄暮时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

C.前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极写泰山的高峻神秀景象。

D.尾联表达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2015届松江一模卷

1.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 。(2分)

A. 齐鲁青未了 B. 造化钟神秀 C. 阴阳割昏晓 D. 荡胸生层云

2.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情感。(2分)

2015届宝山一模卷

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2.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象。(2分)

2015届普陀二模卷

1. 诗中“岱宗”的意思是 。(2分)

2. 第三联“决眦”一词夸张地表现了 。(2分)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试卷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1.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2.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 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眼前,或写将来。

C.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2017届一模A卷

《观沧海》《望岳》比较阅读

1.两首诗中,表达诗人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的诗句分别是: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是诗人即景抒情的佳作。

B.两首诗都是诗人老当益壮的抒怀。

C.《观沧海》是诗人得胜归来时所作。

D.《望岳》是诗人名落孙山出游时所作。

2017届浦东二模卷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姓名),他被后世称为“ ”。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

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

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2017届长宁二模卷

1.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⑴《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

⑵《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上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

2018届宝山一模卷

1、本诗作者是 。(人名)(2分)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B.作者运用描写,写出了泰山的耸立险峻。

C.作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的好奇疑惑。

D.作者登临山顶,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望岳》巩固练习题

四、习题:

【第一组】

(答案:1.距离之远;高大 2.D 分析:A、B句与内容不符,C句错在“登上山顶”)

【第二组】

(答案:1.大自然 2.A 分析:错在“近望”,应是“远眺”)

【第三组】

(答案:1.泰山 2 .A 分析:错在“中年”,本诗为杜甫青年时期所作)
五、考题链接:

2011届金山二模卷

(答案:1.山东 2.A 分析:这句表达的是作者急于一探泰山究竟如何雄伟壮观的迫切心情。)

2013届松江一模卷

(答案:1. 高大险峻 神奇秀丽 2.C 分析:错在“登上山顶后”,应是“设想登上山顶后”。)

2013届二模D卷

(答案:1.大自然 2.A 分析:应是写出泰山占地辽阔)

2014届一模B卷(与《观沧海》比较阅读)

(答案:1.B 分析:A项“临”本义“来到”,这里引申为“登上”;“凌”指“登上(峰顶)”,两者含义有差别。 C项《观沧海》是总览,《望岳》是由远望——近观。 D项《望岳》未点明季节 2.豪情壮志)

2014届闸北一模卷

(答案:1.岱宗 2.C 分析:应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2015届松江一模卷

(答案:1.C 2.勇于攀登、傲视天下)

2015届宝山一模卷

(答案: 1.(2分)C 分析: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

2.(2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景象)

2015届普陀二模卷

(答案: 1.泰山(或对泰山的尊称)(2分) 2.诗人为泰山神奇缥缈的景象着迷(2分) )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试卷

(答案:1.(2分)渴望建功立业(1分)渴望登上泰山(1分) 2.(2分)D 分析:错在甲句和题目没有直接关联)

第2题的选项中A项不严密,甲句并非是感情高潮。

2017届一模A卷

答案:1.(2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分)

2.(2分)B

2017届浦东二模卷

(答案:6.(2分)杜甫 诗圣 7.(2分)C)

2017届长宁二模卷

(答案:6. D 7. ⑴√ ⑵√)

2018届宝山一模卷

(答案:1.(2分)杜甫 2.(2分)B )

《望岳》中考赏析题(中考诗词鉴赏题及答案及注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